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推荐最新章节列表_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推荐全文免费阅读(山泽)小说

时间:2024-05-03 22:05:46 编辑:baobao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推荐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推荐
作者:山泽
主角:朱标朱元璋
频道:都市生活

“回禀殿下,刘伯温确是今日抵京,而且一连上了几封请罪折子。”

“传孤旨意,让诚意伯好生在府中休养,等明日散朝后,孤会亲自前往诚意伯府。”

“这.....”

见胡惟庸愣在原地。

朱标面色一沉,冷声质问:

“怎么,你觉得孤此举不妥?”

“不敢,臣万万不敢!”

感受到朱标那冷厉的目光,胡惟庸忙跪在地上疯狂摇头。

他哪里敢质疑朱标的决定。

方才失态,也不过是一时诧异罢了。

毕竟此次刘伯温进京请罪,乃是他命涂节等人编织罪名,构陷刘伯温。

为的就是彻底铲除刘伯温这个祸害。

而且在胡惟庸的计划之中。

刘伯温一旦抵京,老朱还有朱标必然要对他惩戒一番。

哪怕不至于取了刘伯温的性命。

那也足以让本就身体不好的刘伯温惴惴不安,惶恐而终。

可现在。

朱标非但没有召见刘伯温,更没有出面训斥。

反而让刘伯温好生在家休养,甚至还打算明日亲自拜访。

这着实让胡惟庸有些傻眼。

甚至.....

面对朱标对刘伯温的格外优待,胡惟庸不得不多想几分。

这次名义上是让刘伯温进京请罪。

实际上,怕不是老朱和朱标打算重新启用刘伯温,让他担任中书左丞相。

大脑飞快运作之下,胡惟庸强压心头悸动,连忙回道:

“殿下所为自然没有不妥,只不过殿下方才让诚意伯在府中休养,可诚意伯在京都已经没有府邸了。”

为自己失态找了个借口后,胡惟庸继续说道:

“先前诚意伯出任兰台,担任御史中丞时,朝廷还赏赐其府邸。”

“可洪武四年,诚意伯辞官归养,这宅子自然收归朝廷。”

“所以.....”

“眼下诚意伯在何处落脚。”朱标冷声打断。

胡惟庸眼底一冷当即出声回道:

“回禀殿下,诚意伯抵京之时,宋濂、高启二人在城门迎接。”

“或许,诚意伯会借宿他们二人家中。”

语罢,胡惟庸虽不敢抬头,却竖起耳朵,小心等着朱标接下来的反应。

而听到这话,朱标心中则是一阵冷笑。

这胡惟庸还真是将刘伯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哪怕刘伯温已经辞官还乡,他却还一心想着置刘伯温于死地。

毕竟此次刘伯温是进京请罪,宋濂、高启城门迎接便是逾矩。

不过朱标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胡惟庸的确有几分急智。

上一秒还是他质问胡惟庸为何失仪。

可下一秒,胡惟庸为方才失礼找了个借口,而且还顺势给刘伯温挖了一个大坑。

只不过就在胡惟庸期待着朱标会惩治宋濂、高启二人时。

只见朱标不动声色,淡淡开口。

“孤知道了,下去吧。”

意识到朱标并不打算处置刘伯温,更没有打算牵连宋濂、高启。

纵然心中有些不甘,但胡惟庸还是恭敬在拜,退出了太子东宫。

只不过等胡惟庸一走。

朱标直接冷笑出声。

“兄长何故发笑啊。”

此时太子妃常氏端着一碗莲子羹走到朱标跟前,柔声问道:

“臣妾见那胡惟庸好似有些不甘心呢。”

“他自然不甘心。”

将一勺莲子羹咽下去后,朱标平静开口:

“此次刘伯温是进京请罪,与罪人无异。”

“而宋濂、高启二人在城门迎接,这便是失了体统。”

“往小了说,宋濂、高启与刘伯温私交甚好。”

“可若是往大了说,那便是宋濂、高启与刘伯温因结朋党,要为他周旋一二。”

“一旦朝廷决定惩治刘伯温,那宋濂、高启也要跟着被追查、甚至连坐!”

“啊....”

常氏美眸微震,心有余悸的看了眼胡惟庸离开的方向。

她还真没想到。

胡惟庸只是简单一句话,竟同时给刘伯温、宋濂、高启三人都挖了个大陷阱。

“那....兄长,胡惟庸为何对刘伯温有如此敌意啊。”

“也是简单。”

朱标伸了个懒腰,漫不经心说道:

“胡惟庸虽是丞相,可只是个右丞相,一个副职而已。”

“而左丞相的最佳人选,无外乎是他胡惟庸和李善长、刘伯温三人。”

“李善长是他师长,加上年事已高,自然会为他让路。”

“可刘伯温却是不同,无论刘伯温如何想、如何做,胡惟庸都始终将刘伯温视为政敌。”

“也是因此,胡惟庸才会多次给刘伯温铺设陷阱。”

听朱标说完,常氏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办看向朱标笑着说道:

“纵然那胡惟庸有再多的小心思,却依旧逃不过兄长的法眼。”

“兄长英明睿智,臣妾拜服。”

语罢,常氏学着前殿那些大臣双手举过头顶,朝着朱标恭敬一礼。

那跳脱的美眸很是调皮的打量着面前的朱标。

见她如此,朱标轻笑一声,轻揽皓腕,一把将她拉入怀中。

“你呀,本是将门之女,怎的也学朝中那些大臣一样,跟着奉承孤。”

“兄长这可真是错怪臣妾了,臣妾自然是敬佩兄长英明睿智,所以才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怎的在兄长这里,臣妾真心真意的肺腑之言反倒成了阿谀奉承。”

常氏说着,故作委屈的转过头去。

而看着常氏那绝美姣好的容颜,还有那一脸委屈的可人模样。

朱标将手放在常氏心脏位置,五指微微用力的同时玩笑说道:

“既然是真心之言,那便让孤看看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语罢,朱标透露纱衣,把握住常氏胸前的重量。

感受到朱标慢慢用力,不停揉搓。

常氏娇躯微微一颤,整个人也跟着紧绷了起来。

哪怕她已为人妇多年,可面对朱标的挑弄,此时依旧感觉胸口小鹿乱撞。

“兄长欺负人.....”

见常氏脸颊绯红,语气嗔怪的同时甚至不敢看自己的眼睛。

朱标五指再次用力后便也放开了常氏。

“今日暂且绕了你,等宫中丧期过去,孤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以夫为纲。”

“兄长这幅样子,还真有些昏君的意思。”

“你这丫头.....”

见朱标起身还准备教训自己。

常氏忙后退两步,躲到门口后这才说道:

“如今宫中正值丧期,兄长也只会呈口舌之力。”

“只不过国事虽然繁重,可臣妾还望兄长保重身体,莫要让妾身将来独守空房。”

“你....”

不等朱标开口,常氏恭敬一拜后,连忙朝门外跑去。

看着她那一脸得意的样子。

朱标还真有些后悔给她科普后世开放的男女知识。

“兄长.....”

就在朱标感慨之际,太子妃常氏竟突然折返了回来。

只不过见她满脸凝重,朱标也收起玩闹,正色问道:

“出了何事?”

“兄长,宜伦公主跪在太子府前请罪.....”


见朱标应了一声,步履轻快朝殿外走去。

马皇后一头雾水之下,忙拦住朱标开口问道:

“标儿,你说的替罪羊是....”

“替罪羊正是胡惟庸啊!”

朱标笑着解释道:

“如今父皇提拔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坐镇中书省,他的学生涂节主管御史台,说是胡惟庸把控朝堂也不为过。”

“所以设置锦衣卫,包括胡惟庸在内的所有官员都知道,锦衣卫就是针对胡惟庸来的。”

“也是因此,若是朝中官员反对之声过于强烈,不管是不是胡惟庸暗中指使,父皇都可以将所有罪责怪到胡惟庸头上。”

“娘,胡惟庸可是个难得的聪明人,这点道理他自然能想明白。”

“所以为了防止百官反对之声过于强烈,引得父皇震怒,胡惟庸必然要先行劝解反对设立锦衣卫的官员。”

朱标看了眼笑容满面的朱元璋,也跟着笑了起来。

“所以我和父皇只需安静待在宫中,自然有胡惟庸去处理那些麻烦声。”

“而那些反对设立锦衣卫的声音,恐怕都传不到我们耳朵里。”

“不对,标儿,这点你说的可不对!”

朱标刚一说完,老朱便笑着补充道:

“设立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毕竟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若是听不到一点反对之声,那胡惟庸岂不是不打自招,证明自己已经彻底掌控朝堂所有官员吗?”

“对对对,娘,我爹说的对。”

朱标顺着老朱的意思,继续说道:

“若是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那就是胡惟庸把控朝堂,罪当论斩。”

“若是反对之声太大,那便是胡惟庸暗中授意,想要对抗皇权。”

“至于这件事具体的程度,就让胡惟庸自己去把握吧。”

听朱标说完,马皇后也跟着笑了摇头道:

“你们爷俩啊,就可着胡惟庸一个人霍霍!”

马皇后也知道胡惟庸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可在老朱和朱标这对父子面前,纵然胡惟庸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胡惟庸恐怕做梦都想不到。

他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左丞相之位,实际上却只是老朱和朱标计划中的一环罢了。

胡惟庸任职左丞相期间,诸如这次设立锦衣卫,他自然要顶在百官前面,替老朱安抚官员。

而等活着的胡惟庸没有利用价值,那老朱和朱标也就该借由他的死,彻底废除宰相制。

眼下情形,胡惟庸就好像是一个聪明的糊涂蛋。

看似得偿所愿,大权在握,可实际上却依旧在老朱和朱标的股掌之间。

只不过马皇后对胡惟庸却没有半点同情。

毕竟胡惟庸只是个棋子,老朱和朱标才是大明的执棋者。

棋子的作用就是被执棋之人利用。

若是死也能为整个局面做出贡献,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不过想到朱标的心思竟也如此深沉,马皇后不免有些忧虑的看向朱元璋。

“重八,标儿智谋深远,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人,他的老成似乎和他年纪有些不太匹配。”

“嗯.....”被马皇后这么一说,老朱也不免紧张了起来。

“妹子,你是说.....”

“多智易夭,慧极必伤。”

“我知道不该说这丧气话,可标儿刚刚二十岁,心思沉稳比之一些老臣都不遑多让。”

“重八,找个机会让标儿休息休息吧。”

看着马皇后一脸关切的样子,老朱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毕竟老朱也知道慧极必伤的道理。

历史中但凡聪明绝顶之人,便少有长寿之人。


朝会在即,朱标应了一声便朝奉天殿走去。

只不过听到吕本的名字,朱标当即便明白常氏的意思。

这吕本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朱标太子嫔吕氏的父亲,朱允炆的姥爷。

按照原本的历史。

洪武七年,也就是今年。

常氏诞下长子雄英后,吕氏就会嫁入东宫。

而洪武十一年,常氏难产而死,随后太子嫔吕氏扶正,成为太子妃。

再之后,雄英病故,朱标病故。

老朱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而朱允炆的生母则成了大明的太后。

对于这段历史,朱标再熟悉不过了。

而且朱标还知道,后世有所传言。

太子妃常氏,以及太孙朱雄英的死和吕氏脱不了干系。

哪怕朱标不相信,区区一个吕氏,区区吕本一家真有能力谋害大明太孙。

可历史上吕氏的上位之路,以及朱允炆能成为皇嫡储君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蹊跷。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朱标绝对不可能让吕氏嫁入东宫。

至于常氏方才提到的詹同,朱标倒是知道他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

不多时。

朱标缓步来到了奉天殿上。

当看到和自己讨论一整夜却没有去休息,反而前来参与朝会的朱标。

老朱眼中满是欣慰。

不过下一秒。

当老朱转向下方群臣之时,眼中温情瞬间消失,眼神陡然冷厉了起来。

这一刻的朱元璋眉眼微沉,正坐皇位。

哪怕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可依旧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凌然之意。

“臣涂节,弹劾前御史中丞刘伯温,贪污受贿!”

“臣谢诚,弹劾前御史中丞刘伯温还乡期间,与朝中官员来往密切。”

看着下方出班弹劾的涂节、谢诚二人。

朱元璋没有立即开口,反而用清冷目光扫视殿内其余百官。

胡惟庸、李善长,此时虽一脸平静,可眼神闪烁可以看出二人乐在心里。

宋濂、高启,表情虽然窘迫,却依旧呆站原地。

有好几次高启都想要出班为刘伯温辩解,可都被宋濂眼神阻止。

此等情形,朱元璋又怎会不知宋濂是畏惧胡惟庸的权势。

“太子!”

“儿臣在。”

“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心中不由为之一动。

虽说朱标协助理政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

可朱元璋还从未像今天一样,率先询问朱标的意思。

有消息灵通的官员甚至知道昨日朱元璋还拿着剑追赶朱标,今日非但没有训斥朱标,反而还事先询问朱标的意见。

这着实让他们感到有些诧异。

毕竟能站到奉天殿上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哪怕只是这细微的差异,众人都觉得非比寻常,值得仔细回味。

“父皇,满朝臣工无一人为刘伯温辩解。”

“儿臣倒是以为,此事应当严查!”

朱标这话刚一出口。

朱元璋眉头紧皱的同时狠狠剜了朱标一眼。

朱标那话的意思,无非是说整个奉天殿无人敢发中正之言。

所有人都迫于胡惟庸的威慑,不敢开口。

至于冯胜、汤和这些武将。

他们虽不惧胡惟庸,可他们与刘伯温的关系也是一般。

纵然知道以刘伯温的德行,办不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事,可他们却也不想为刘伯温说情。

对于百官的心思,朱元璋自然清楚。

可在他看来,朱标不该再次提醒。

同样。

听到朱标这话,心明眼亮如宋濂这样的人,当即出班禀告。

“臣宋濂与刘伯温交厚,深知他绝非贪图小利,结党营私之人!”

“臣高启恳求陛下明查,还诚意伯清白!”

“李相。”

朱标目光停留在李善长身上,沉声说道:

“李相昨日不是还为刘伯温求情,今日怎的不发一言?”

朱标这话刚一出口。

胡惟庸、涂节等人满是诧异的看向面前站着的李善长。

而此时的李善长深吸口气,出班说道:

“殿下,臣虽知诚意伯品性不像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之人。”

“可臣却并无实据,陛下、太子在上,臣不敢妄言。”

“好!”

明白李善长这老狐狸又在打自己的算盘。

朱标转身看向朱元璋道:

“父皇,李相说的极是,并无实据之下,纵然知道刘伯温的德行宽厚,却也不敢贸然为刘伯温求情。”

“儿臣也是如此想的,并无实据之下,也不该贸然给刘伯温定罪。”

“儿臣以为,让刘伯温暂居京都,等刑部审议完毕后,再行决策。”

“嗯。”

老朱微微点头,沉声说道:

“刘伯温一案由太子全权负责,审定结束后再行决议。”

“尔等可还有奏?”

见无人再奏,朱元璋便要出声散朝。

可也是此时。

朱标看向李善长,再次开口说道:

“李相,昨日你不是给孤说,有事启奏吗?”

听到这话。

李善长表情顿时慌乱了起来,一时间竟也有些乱了方寸。

看着不远处一脸若无其事的朱标,李善长只想感慨一句相煎何太急啊......

他是知道朱标想让他辞官还乡。

可他没想到的是,朱标竟然连一日都等不及。

本来他还想着,等散朝之后自己一人拜见朱元璋,出言请辞。

他也好弄明白,让自己辞官还乡到底是朱标的意思,还是朱元璋的意思。

可现在倒好。

哪怕老朱事先不知道,哪怕老朱没有让他告老还乡的意思。

可一旦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出言请辞。

那他的官场之路也算是到头了。

“李相?”

听到朱标再三催促,李善长无奈,只好当着众人的面向朱元璋说道:

“陛下,老臣有奏!”

“准!”

“回禀陛下,承蒙陛下不弃,委臣以重任。”

“然微臣智浅德薄,忝列丞相之位多有惶恐,加之年事已高,归心尤甚。”

“故,臣请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话音刚落。

满朝文武皆为震惊。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今日朝会本是议定刘伯温的罪过。

可如何处置刘伯温还没个结论,李善长竟然要告老请辞。

而听到李善长请辞,老朱不由看了眼旁边的朱标。

可他也没想到朱标行动竟然如此迅速。

迅速到连他都没能做好送别这位淮西功臣的准备。

“善长,你当真打算请辞?”

“回陛下,臣年事已高,忝列中书已是力不从心。”

“既然如此。”朱元璋当即起身,看向下方群臣朗声说道:“韩国公李善长忠君体国,擢,加封李善长为左柱国,赏黄金百两,归乡荣养!”

朱元璋带着几分不舍的浑厚嗓音,似乎要将庆典用的铜鼎敲响。

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中,满是天子对谋国老臣由衷的感谢。

看着有些动容的朱元璋。

哪怕朱标知道历史上李善长的结局。

可谁又能说,此刻的朱元璋不是真心想要送这位谋国老臣最后一程?

“臣!李善长,叩谢君恩!”

李善长声音自丹田发出,好似在回应着朱元璋的不舍与送别。

君臣相惜,君臣相惜。

起码在此时,朱元璋和李善长这对君子,依旧是惺惺相惜。

没有抬头去看朱元璋是何表情。

可李善长肯定,老朱与他一样,也应有几分不舍。

初见朱元璋的那天午后。

太阳炙热,点点灰尘弥散空中。

那位健硕魁梧的淮西汉子请他同谋大事。

当时的他没想到,面前这个淮西汉子有改天换地之能。

他更没想到,自己会如汉初萧何一般,成就辅国平乱之功。

可事实上他们都做到了。

一个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另一个,则达成了文臣最高的成就。

可偏偏这二十年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谁也没想到,竟如此快便迎来分别。

“老臣恳求陛下保重!”

随着李善长又一声高喊。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示意退朝。

可直到朱元璋、朱标离开了好久,李善长依旧跪在奉天殿的石板上,不愿起身。

看见始终跪在原地的李善长。

众人也是没想到,这位辅国谋臣的告别竟然如此仓促。

没有铺垫,没有前兆,如平地惊雷般突然发生。

只不过众人也很清楚。

随着李善长卸任左丞相之职,属于李善长的时代已经悄然落下帷幕。

接下来。

新权交替。

定然是最容易出现乱子的时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