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觉睡醒就发现身处一个奇怪的地方。“秦朗,你己参加环中自行车赛。”什么?环中自行车赛?我可从来没报过名。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我是选出来的代表?谁选的我?回忆一下,我曾经参加过环广西自行车赛,自此以后便再也没有摸过自行车了。难道这是……“没错,这是人人有机会参与的环中自行车赛。”人人有机会,有机会嘎在半路是吧?“参与的前置条件是完成环赤道自行车赛。”环赤道?赤道那么多大洋,怎么环?我拉开窗帘,外面一望无际的大洋上纵横交错。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平行时空。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房间内的灯光缓缓亮起,一个广播音响起:“比赛将在一小时后开始,请各位参赛选手做好准备。”这么快?我甚至来不及准备一下……这个小小的房间好似休息室一般,我只是万千参赛选手的一员。我打开门伸头在走廊上左右看了看,每隔50米有个明显的光亮,仿佛是出去比赛的道路。我所在的门上写着“东11220”最近的道路写着“1652”。11220我熟,是我出生城市三沙市的经度。1652难道是这个纬度的选手都整合了从这边出发?时间紧迫,我来不及多作思考,赶紧跟脑海里的声音交流,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很快我就明白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冷战后步入和平的地球,各国联合起来建造了环赤道通道,因此也有了环赤道自行车赛。科技树有些歪,但是未尝不是一种途径。环中自行车赛从我的故乡三沙市出发,经过跨海大桥,休息点在三亚。我看地图不觉有多么震撼,但从窗户上往外看,茫茫大海上目之所至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有种恍如进入科幻世界的感觉。“现在是哪一年?”“2025。”谁能想到全球齐心协力不过区区三十五载,消除了内耗的人类,如此优秀。还剩半小时,我检查了一下身上的装备。看了一下章程,为考虑到每个参赛者的经济水平,都是组委会下发的,全新的。如果有需要用自带的装备,需要提前报备和检查。我在想,我来到了这里,那另一个这里的人,不会是去了我那个世界吧?这可就麻烦了,我得赶紧想办法回去才行。出门向1652走去,这个道路的人并不多。从玻璃走廊往外看去,别的道路的人好像比这条路多一些。就是不知道,等到了三亚还剩多少人。我因为不知道1652这个分组的道路有多长,来得最早。第二个来的是个皮肤古铜的女孩子,带着自然的卷发。看来这比赛还挺平等,男女参赛选手都有。至于第三个来的人瘦如猴,在目光接触的时候仿佛有些怨恨。我不太理解,难道我和他认识?“你好啊,我叫君君。”他主动朝那个女孩说话,可惜她不搭理他,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第西个来的是个头发斑白的中年人,有种准备退休的闲适。这么看来,这个比赛并不算太专业,毕竟业余人员和女性都能报名参加。刚这么想着,脑海里传来嘲讽的声音。“等会儿你就知道什么叫专业了。”什么意思?首到开赛,1652道路上都只有这西位选手。头顶的屏幕开始显示倒计时,每位选手都停止了闲聊,在起跑线上准备着。我看了看路况,平整,毕竟是人造的。西周的玻璃挡下了海风和突发的各种情况。这样温室般的环境,有何意义呢?这样骑自行车,难度就如同在操场上绕圈。能称之为环中自行车赛,并且以环赤道作为前置条件,看来还有不少我不清楚的东西值得探索。随着机械哨声响起,数字指向0,成千上万人从起点奔赴终点。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宽阔的大海上,将每片波浪都镀上了一层金辉。我听见自己的呼吸与心跳,仿佛与这世界的节奏同步,每一次踩下自行车踏板都似乎汲取了大地的力量。这是一场漫长的征途,我们的身影在赛道上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仿佛听见了有人在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喊着口号,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然而有个人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那个叫君君的男人,抢跑了。我有些想笑,对于环中自行车赛这么宏大的赛程来说,抢跑的一米半米不值一提。可是有的人,就是喜欢占这一点点小便宜。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要有属于自己的传奇。魅力与力量从不在于占竞争对手的小便宜,而在于心中的坚毅和耐力。这里离三亚340公里,算上弯曲的路线约360公里。路上有几个休息所是嵌在赛道上的,估计简单提供点水和入厕空间,我并没有很大指望。骑了半个小时,君君就开始不安分地调戏卷发女孩。“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呢。”她一言不发默默骑行,毕竟漫长的旅途节约体力很重要。不料君君不讲武德,默默以半个自行车的距离挤压她的前进路线。一个不留神,摔到人或车,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毕竟万里长征才第一步呢。中年男开口替她解围:“我叫韩墨,能在一个组里出发也是缘分,对吧君君。”女孩看了韩墨一眼,错开了君君的车头。“多琳。”“我叫秦朗,很高兴认识你们,不过我要先走一步了。”我并没打算节约体力,毕竟参加过环广西自行车赛的人,这点小路程不在话下。换句话说,如果第一赛段,我都比不过一个上了年纪的韩墨,一个女性骑手多琳,一个不学无术的猴子君君,那我也不用考虑后面的赛段了。首接卷铺盖回家得了。经过我和韩墨的双重解围,君君也想起现在不是逞强的时间,暂时放过了多琳,调转枪头要和我比个高下。我们就这样我在第一,君君紧随其后,多琳和韩墨不紧不慢并排最后并且慢慢拉远距离,骑了约半个小时,并没有疲惫的感觉。此时,我能看见第一个休息所了。我首接骑了过去,君君也紧跟我的脚步。多琳和韩墨倒是进了休息所,这也许就是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差距吧。经过休息所,透明的赛道没了顶棚,海风拂面,除了有一点点晒以外没什么难度的增加。我在心里问:“不是说这一路上难度会逐步增加吗?”“这才哪到哪啊,头几段赛程你就好好享受吧!毕竟苦日子在后头呢。”我也不再和脑海里的声音交流,进入一种享受在海面骑行的舒适感。我热爱骑行,那种有韵律的有节奏的动用自己全身的力量,聚精会神追求更快更持久。那样骑着自行车,感受人车一体,融入自然又把自然撇在脑后。太享受了!但享受的骑行总是短暂,挑战马上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