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冬。长宁正端坐在长春宫东偏殿的枣木红圆桌前绣一只青翟的尾羽,换了几色丝线都绣不出心中所想的颜色光泽,一时有些气馁。“公主先喝盏茶歇歇吧,绣久了伤眼睛。”贴身大宫女琴瑟捧着漆盘缓步进来。长宁索性放下针线,接过茶盏,摆了摆头。“不知惠妃娘娘在做什么呢?今早请安就没见到,眼见中午了也不曾露面。”长宁还记得,五年前那个夏日,李淑妃一日不见,再听到的己然是淑妃薨逝的噩耗。很快,长宁就被皇帝指给郭惠妃,带着从首殿监挑选的六个宫女搬到了长春宫。眼下,长宁己然十岁有余,凡事自多有见地,再不是懵懂孩童了。这十年来,虽然有皇帝的宠爱与庇护,但是毕竟生母早逝,辗转被寄养于其他嫔妃宫中的境遇让本就心思细腻的长宁更加敏感。自知事起,长宁记忆中的前朝与后宫就无一宁日,或许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自从洪武十五年秋,皇后娘娘薨逝,前朝后宫动荡更甚。皇帝瞬间苍老,性子也开始变得暴躁乖戾,一连罢朝数日,天下人人白孝。皇后薨逝时,长宁只有三岁,仍被寄养在李妃的朝阳宫中。后宫流言西起,多传皇后乃李妃暗害致病而亡,一如当年韩妃病逝之情形。皇帝不知是对此充耳不闻还是另有打算,旋即加封李妃为淑妃,代掌六宫事。长宁只记得那一年,哥哥朱植在年初时就被李妃早早的移送到大内东偏的皇子居所内起居生活;翡翠姑姑失足溺水;砗磲因为打碎了鎏金琉璃盏被遣去浣衣局;因着不再吃奶,乳母们也都被遣散了。人言,李淑妃贤德节俭,颇得圣意,阖宫皆知。这些年,长宁对于自己生母韩氏的死并非未曾疑心过,只是年过岁迁,韩氏离世时长宁太过幼小还没有记忆,亲近者如翡翠、砗磲二位姑姑又不得再见,虽心中疑虑却不得法,只能暂时搁置。正回想着,郭惠妃身边的江离来传话:“给公主请安!娘娘说请公主先用午膳,不必等她。”“多谢江离姑姑。”长宁颔首微笑,“琴瑟,扶江离姑姑起来。”“多谢公主,奴婢告退。”江离转身走得又快又急,长宁心中疑虑更甚,现下更是无心用膳。“珍珠、珊瑚,你们悄悄地去打听打听,看看惠妃娘娘遇到什么事情了。切记,打听不到也便罢了,莫要张扬才好。”“是!”“奴婢明白!”殿外朔风呼啸,听得人毛骨悚然。眼看桌上炖锅子咕噜作响,琴瑟揭开盖子一看,山参炖鸡汤里尚卧着五六枚白森森的鸡蛋,长宁皱了皱眉,“这是尚膳监制的新菜色吗?之前未曾见过。”琴瑟笑道,“冬日寒冷,吃锅子再好不过,又暖和又简便。”正盛着鸡汤,长宁刚伸手要接,珊瑚猛然跑进来跪下,“公主!公主不好了!陛下正在发怒呢,临安公主、汝宁公主的夫家都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