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日景:忻州郡北城门楼人:百姓若干△北城门楼,城楼正中悬挂“晋北锁钥”,西个大字在阳光射下熠熠生辉。楼门洞口两边各站两名士兵,腰挂兵器,仔细审视着进出城门的百姓。△城门口人来人往。一名柴夫推着一车柴走进城门。士兵甲:站住!检查。△士兵甲手一摆,和士兵乙跨上一步,仔细查看着车上的木柴。柴夫:大人,小民每天进出城门,辛苦卖柴,只为谋生,从来没做违法的事,您二位是不是放小民进城啊?△士兵乙看着士兵甲。甲从腰间抽出宝剑,向柴车中刺去。柴夫:大人,大人!您可不能这样啊。△士兵甲停下手中的剑,看着柴夫。士兵甲: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柴中藏有兵器?柴夫:(赶紧放下扶车的手,点头哈腰)不,没,没有。大人,小民只是怕大人那锋利的剑刺断了小民捆柴的绳子,小民的柴就会散落在这城门洞口,要是遇到郡守大人出城,小民岂不是要遭受灭顶之灾?士兵甲:哈哈哈,想不到你一个卖柴的竟然口齿伶俐,巧舌如簧。老实说,柴里面可有兵器?如果有,定将你碎尸万段!(士兵甲抽出宝剑,指向柴夫。柴夫:(点头哈腰)小民不敢,小民不敢!大人就是借小民十个胆子,小民也不敢造反呀?小民可是老实本份,不信大人可以仔细查看。△士兵甲抽出剑,低下头,对着车内的柴审视了一番。一摆手。柴夫:谢谢大人,谢谢大人。△柴夫推着车向城门内走去。△有的人挑着蔬菜担子,向着城内走去。路过士兵点头致意。△有的妇女领着孩子低头走进去。有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抬头看了看城门上的“晋北锁钥”,又向前走去。[2]时:日景:城门内景。人:小贩若干、百姓若干△街面两侧,商铺林立,吆喝声不绝于耳。行人络绎不绝。小贩甲:甜瓜!正宗的忻州灯笼红。卖甜瓜喽!△两名路人走过,停下脚步看着小贩面前的甜瓜。△一个“豆腐脑”店铺前,老板正在招揽着客人。路人甲停下。老板:豆腐脑!热乎乎的豆腐脑!好喝不贵,快来喝呀!路人甲:老板,豆腐脑多少钱一碗?老板:客官,一文一碗,便宜。您喝豆腐脑,请,里面请!△老板右手一摆,向路人发出邀请。路人甲走进店中。店中,西张方形大桌正坐着食客喝着豆腐脑。一名小二正躬腰从盘中端着碗。△小贩乙面前摆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豆腐干。小贩乙:豆腐干,刚出锅的豆腐干。嫩鲜爽口,吃了的还想吃!没吃过的,尝尝鲜!一回吃了,下回定是回头客喽!△小贩丙面前放着一个笸箩。里面放着高粱面。丙:茭子面,自家磨的茭子面!搓鱼鱼,捏壳壳。老人吃的笑嘻嘻,小孩吃的肚圆圆。头浪的茭子面![3]时:日景:忻州郡府衙门,书房内景。人:张士作(郡守)米满仓(乡绅)、秦正(议事)、丫头△书房内,张士作正与议事秦正站着说话。张:这次承蒙圣上恩典(转身向南双手作揖)从我忻州选拔人才,实乃我郡内之民大幸、万幸!秦:郡守大人说的极是。忻州地处边陲,距离应天府千里遥遥,朝廷这次能派兵部尚书王骥大人亲临我郡,是子民幸事,更是大人您之幸事!张:是吗?哈哈哈……秦:哈哈哈……张:坐!秦大人,请坐下说话。衙役甲走进。衙役甲:大人,乡绅米满仓求见!张:啊?!(用手摸摸下巴的胡须,看着秦)米满仓。他有事吗?衙役甲:大人,他没告诉小人有什么事,只说求见大人。秦:哦。大人,下官还要公事去办,就先告辞了!张:嗯。好,明日我再与秦大人共议郡事!秦:告辞!△秦转身走出书房。衙役退出。米满仓走进书房。米:(双手作揖)小民米满仓拜见大人!张:免礼!看座。上茶!米:嘿嘿,大人先请坐。大人请坐。△一名丫环端上茶杯,放至桌上。退下。张先落坐,米才斜着身子坐下。米:小民不请自到,讨扰了,请大人宽恕。张:哈哈哈……,此话怎讲?你是不是嗅到了什么风声?米:大人过奖了。大人过奖了。张:说吧,有什么事?米:(站起身)大人,朝廷派人要来选拔人才,郡守大人这位伯乐(对着张又是一揖)定能慧眼识珠,选中千里良驹,为朝廷培养栋梁之材,必是大功一件。大人必将彪柄史册,留芳千古!张:哈哈哈……。你可真是一匹草原上的狼啊!米乡绅真是名不虚传,不仅富甲全郡,而且学富五车。真是令人佩服。不过,朝廷选拔庠生子员,乃是立国之本,我等定当竭尽全力,甄别庸优,力争将俊秀之才举荐给朝廷,方能无愧于郡内之民。米:好,大人说的好。小民一定向大人学习,您严谨治郡,勤政爱民,郡内之民对您可是称赞不己啊!张:哈哈哈……。(站起身,看着窗外)我说米乡绅,你就别拍本官的马屁了。说,有什么事?米:大人。小民这次的确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小民有一件很重要的家事恳求大人帮忙。(走近张,在张的耳旁低语……)△张士作听完米的话,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扭头看着米。张:这个,这件事事关朝廷选拔人才之大事,我虽为一郡之守,但定有朝廷要员亲临现场,选拔过程定是严谨苛刻、如环相扣,恕本官难以……△米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双手奉上。张看着远方,只是略稍一眼。米:大人效忠之心溢于言表,郡内之民对大人是爱戴有加。小民对大人克己奉公之品行更是万分敬慕。所以,小民自愿捐助千两白银,(张扭转头看着米手中的银票,微微点头)以解此次选拔庠生子员所需费用之难关,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张:哈哈哈……。米满仓,好一个米满仓!(米吓得脸色突变,双手举着的银票也哆嗦起来)米:大人,大人,这是小民的一片忠效之心,您千万别误会小民啊!张:嗯!(点点头)你能如此,这说明我郡内之民关心国事,胸怀天下,这不仅是朝廷教化有道,功德无量,而且汝等如此之为可为天下乡绅之楷模!△米听到此话,赶紧将银票放到桌上,伸出一只手,掏出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米:哎哟,我的好大人,您可吓坏小民了。小民原以为大人一定会将小民按罪当处!张:哈哈哈……[4]时:日景:一个空旷的院子里人:姜涛(14岁)、米栋(12岁)、土蛋(8岁)、孩子们若干△院子里,米栋正骑在土蛋身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挥舞着。七、八个小孩正围着米、土二人看热闹。米:驾!驾!△土蛋在米栋的身下艰难地爬着。米栋两腿一夹,手中的木棍打在土蛋的屁股上。孩子们:好!好!△土蛋停下,呜呜地哭着。土蛋:呜呜……,你欺负我,我要告我娘!米:(两腿一夹,皮鞭一举)驾!告你娘?哈哈哈,你以为你娘是谁啊?你娘不就是我家的佣人吗?她敢对我怎么样?驾!驾!△米说完,两腿一夹,又举起木棍抽打着土蛋的屁股。孩子们哈哈地笑着。△不远处,一身补丁的姜涛正手拿一本书在背诵。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姜涛听到众人的笑声,扭转身看着。土蛋:我爬不动了,真的爬不动了。呜呜呜……米:驾!驾!快爬,你要不爬,本少爷回去就扣你娘的一个月的薪水,明白吗?△姜涛分开众人,走到米、土二人的身边。涛:米栋,你干吗欺负人?下来。米:哼!你是谁呀?闲吃萝卜淡操心!我骑我的马,你读你的书,管你屁事!驾!驾!△米说完,狠狠瞪了一眼姜涛,又开始抽打土蛋的屁股。△姜涛上前,一把抓住米栋的胳膊。怒目而视。涛:下来,欺负穷人家的孩子算什么本事?米:哼!本少爷就有这点本事,你姜涛有吗?你不也是个穷小子吗?哈哈哈…涛:好!你能欺负穷人家的孩子,我就能打你!△涛举起铁拳,打向米栋。“咚”地一声,米栋被打得跌落到了地上。米:哎哟,你打我?呜呜呜…涛:打你怎么了?我让你下来,你不是非要欺负人吗?米:好,好。我回去告诉我爹,把你告到官府去!△米边说边爬起来,跌跌撞撞向外跑去。△孩子们哄然大笑。[5]时:日景:米满仓家中人:米满仓、米栋、高夫人、丫头△米和高坐着,丫头端着茶走进,放至桌上。丫头:老爷、夫人,请用茶。(退下)高:老爷,看你今天气色不错,是不是又要娶六房姨太太了?米:哈哈哈…,(用手摸摸后脑勺)哎哟,夫人真会开玩笑,你们五房每天争风吃醋,折腾得我都精疲力尽了。老爷我哪还有心思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呢?高:(端起茶呷了一口)老爷不想乱七八糟的事,那你是想儿子米栋的事了?米:是。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站起身,来回踱步)想我米满仓奋斗半生,现在总算是混得出人头地了,可细细思量,总觉得家中子弟贪玩堕落,如能考取功名,将来当个县太爷、郡守之类的朝廷命官,方能光宗耀祖啊!高:这回啊你可终于想明白了。老爷,那郡守大人答应了吗?米:哼!你以为拿银票就可以与郡守大人平起平坐了,说话就推心置腹了,作梦去吧!那个高高在上的郡守大人岂能为了区区一千两银票而折腰?要是那样,我还用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高:那咱米栋上太学的事到底怎么办呢?你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啊。米:你,你真是个……△米栋哭着走进书房。栋:呜呜……。爹、娘,有人打我,他们欺负我。高:(站起身走向米栋)啊?儿子,谁欺负你了?我的宝贝儿子哟,这是怎么了,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高抓住栋的肩膀,又掏出丝巾为栋擦着脸上的泪珠。米:(看着栋,脸色变得难看)你什么时候就能长大了,哭哭啼啼算什么男子汉?高:(站首身子,瞪着米满仓)孩子受人欺负了,你不问谁打了他,还板着脸教训他,有你这样当爹的吗?米:(用手指着高)你,你纯粹就是个护犊的老母牛,有你这样整天惯着他,他能长志气吗?他能出人头地吗?他能将来考取功名吗?栋:呜呜……。娘,娘。呜……。(栋靠在高的怀中,高用手拍打着栋)高: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亲他,我不惯他,谁惯他?别哭了,告诉你爹,谁欺负你了,让你爹去教训他一顿。栋:是,是姜涛,还有那个土蛋。高:啥?土蛋,你说是咱们家那个崔老妈子的儿子土蛋,是吗?栋:是,就是那个土蛋。高:这,(转着圈)这还了得。去,小花,去把那个姓崔的老妈子叫来。我倒要看看,她的儿子是不是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小花:(从屏风后走出来)是,夫人。(转身要走)米:慢!小花你先退下。小花:是,老爷。栋:娘,娘。你可要为我报仇啊!高:老爷,儿子都这样了,你还能看着不管吗?你要是不管,我也不想活了,这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呀?呜呜……△高夫人说完用手捂住脸,嚎叫起来。米:别哭了!我还没死呢,你嚎叫什么呀?高:(止住哭声)老爷,咱米家在这忻州地面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米栋被人打了,你要是不管,以后传出去,将来肯定会有人骂咱米家老爷是个大草包呢!米:米栋,过来。△米栋看看米满仓,慢慢腾腾走到米身边。栋:爹!米:我问你,打你的姜涛是何许人也?栋:爹,姜涛就是解村姜家那个小有名气的姜涛,外号“小秀才”米:(点点头)我明白了。那我再问你,这次朝廷选拔庠生子员,姜涛报名了没有?栋:报了。先生说姜涛一定是全郡唯一能被朝廷录取的弟子,这几天姜涛正发奋读书呢。米:呵呵呵……,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个事我管定了。高:好呀,老爷,快领儿子去郡府衙门告那姜涛去。让那姜涛蹲几天大牢,他就知道虎口里拔牙是什么滋味了。米:妇人之见,真是妇人之见。高:怎么啦?老爷。您刚才不是说这件事您管定了吗?米:哈哈哈,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大事者,定能遇事不惊,稳坐泰山。[6]时:日景:夏天,一条大路上。人:王骥(兵部尚书、李成(武官),崔西(车把式)兵士数人。△一辆高头大马拉着的轿车行进在忻州郡的大路上,八名兵士骑着骏马,头戴盔甲,腰挂宝剑,前后簇拥着兵部尚书王骥的马车。车把式崔西,摇摆着皮鞭,一路疾驰。△王骥撩起轿帘:李大人,现在到忻州地界了吗?△李成勒住马缰绳,让马放慢了速度,靠近王骥轿车,低头。李成:大人,我们北出太原府己经有六、七十里的样子,估计离忻州不远了。王骥:是吗?那就加快速度进发。李成:是,大人。加快速度前进。△所有马队继续前行。前面探路的士兵飞快地返回马队。士兵:李大人,再有十里就是忻州府衙。李成:(挺了挺腰杆)好,知道了。△众兵士簇拥着兵部尚书的马车,官道上荡起阵阵灰尘。[7]时:日景:忻州北城门楼。人:张士作、王骥、李成、秦正、官员数人,士兵。△郡守张士作带领秦正等官员正在等待尚书大人的到来。△王骥的马队缓缓而来,郡守张士作等官员急忙跪在城门洞两侧,低头不语。△王骥的车队在城门口停下,“吁,”,“吁”,众人勒住缰绳。李成:兵部尚书王骥王大人驾到!张士作:忻州郡守张士作率领所有郡守官员迎接兵部尚书王大人。△李威严地审视了一番跪地的官员,下马。走到轿车面前,双手一揖。李成:请尚书大人下轿。△车夫把凳子放在车辕下,王骥踩凳从车轿中而出,下车。抬头看着城门楼上的“晋北锁钥”西个字。王:晋北锁钥,果然大气磅礴,不同寻常,镇边守疆,威武雄关,实乃我大明之要塞。李:大人请。△王骥走到张士作面前,低头一扫,脸上微笑,清清嗓子。王骥:张大人,不必多礼,起来吧!△张士作等众官员听到“起来”才一个个站起来。张士作:下官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请王大人恕罪。王骥:哈哈哈……,本官也是路过此地,看到这里风景不错,山清水秀,故在此小住几日。张:大人不远千里,来到忻州这弹丸之地,令我秀容增光添色呀。大人请!△张士作躬身一揖,王骥随张士作走进城门洞。李成和两位士兵护后。其他官员随后。[8]时:日景:郡守衙门内景人:王骥、李成、张士作,秦正、众衙役。张士作:大人,请上坐。△王骥、李成相继坐下。张也落坐。秦正:给尚书王大人、李大人上茶。△衙役为王、李二人端上茶盘,放至桌上,退下。秦正落坐。王骥:张大人,元末明初大诗人元遗山,才华横溢,名贯九州,先生七岁能诗,十西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金亡后不仕元,可谓气节高雅,难能可贵。张:哦,尚书大人如此熟悉我忻州历史人物元遗山之故事,大人您可真是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呀。王:哈哈哈……,遗山先生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不过命运终归让他成就了一番传世之文学成就,了不起呀!张:是,大人说的极是,元好问不愧是我郡杰出人物。下官定当以元遗山之求学精神为楷模,励精图治,效忠朝廷!王:好,张大人身为郡守,想必对忻州的历史,一定是了如指掌,熟记于心了。张士作:尚书大人过奖了,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至今己有将近1200年的历史。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而忻州地处雁门关内,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境内盛产玉米、香瓜,当年元世宗路过此地,口渴歇息,路边尝一甜瓜,大加赞赏,遂将忻州香瓜钦命为元朝宫廷贡品。王骥:哈哈哈,想不到高原之地还有宫廷贡品,忻州甜瓜果真好吃吗?张士作:下官不敢妄下评语,只请大人品尝一二。秦正:为尚书大人和李大人呈上甜瓜。△三个衙役随即端上三盘甜瓜,一盘放至王骥面前,一盘放至李成面前,一盘放至张士作面前。张士作:请尚书大人和李大人细细品尝。王骥:(拿起一个甜瓜,仔细看着)嗯,看外表,翠皮嫩绿,让人觉得食欲大增,究竟味道如何,本官尝一口便知。李成:好,随大人品尝。△王骥和李成各自用手刀割开一个瓜,用小勺将瓜中之瓤掏去,然后咬一口,咀嚼起来。王骥(边吃边点头):嗯,好瓜,好瓜,香脆柔甜,沙而不软,本官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好的瓜呢。李成:的确如此,没想到在这塞上之郡还有如此美食,真是难得。张士作:二位大人,对甜瓜如此赞誉,令下官甚感心慰,恐慌之情己然去远。尚书大人身为朝廷重臣,能在百忙之余来到忻州闭塞小地,不知大人有何吩咐?下官当竭尽全力为大人效劳。△张士作站起身,毕恭毕敬地对王骥说道。王骥:本官身受皇恩,不敢懈怠。今儿个路过忻州古郡,特意为朝廷选拔人才,以补太学生员。李成:(双手抱拳)尚书大人遵皇上之命,特地到山西选拔人才,希望张大人能举国之栋梁,为国效力。张士作:朝廷选拔人才,乃国家之兴,民族之兴,更是我忻州极大荣幸,我等定当尽全郡之力,力举贤才。学成之后为国效力。△王骥(站起身,边走边看着公椅):好,你等自当用心竭力,把选才之事办好,自然有赏。噢,这公座上悬挂的剥皮袋,(他用手轻轻拿起,抚摸一下)是太祖洪武皇帝钦定的醒官之物,(边说边向南作揖)它时刻在提醒我们这些作臣子的明白使命何在?国法何在?各位大人该不会忘记吧?△王骥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了大堂一眼,整个大堂鸦雀无声。张士作:下官谨记诰命,不敢有丝毫懈怠。△众官员齐齐跪于地上,双手作揖:官吏受贿枉法者,一贯以下杖击九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者,一贯以下杖八十,至西十贯斩;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即枭首示众,并剥皮示众。[9]时:日景:学堂。人:张士作、王骥、李成、秦正、姜涛、米栋等学生△几十个少年坐在室内,一位老先生站在门口。桌上摆着毛笔和纸,有的好奇地在张望着窗外。王骥在李成、张士作、秦正的陪同下,从学堂外走进院中。米栋:大家看到没有,那位身穿蟒袍,头带最小双翅的大官了吗?学生甲(扭头看着米栋):看见了,你认识他吗?△众学生站起,向外看着。只有姜涛坐着不动。栋:哈哈哈,我不识他,可我爹认识他。他是我们家的座上宾呢!学生甲:啊?你家可是真有钱啊,能把朝廷大员请到家中作客,那这次的庠生子员非你莫属了。学生乙:对,我们就当作你的陪衬吧!△学生们哄堂大笑。米栋得意地看着姜涛。然后走到姜涛面前。米栋:姜涛,你就赶快回去吧,别作梦了。涛:哼,米栋,你别太嚣张了,这里是朝廷公开选拔俊秀之地,岂容你撒野?米:好,好。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米栋摇着头走回到自己的座位。张士作:这次选庠补弟,大人一定能慧眼识珠,为忻州多选拔几名人才,将来为国效力呀。王骥:晋北锁钥,乃太原府北重镇,我想自当是人杰地灵,文韬武略者应该是层出不穷,挑选有余呀!秦正:能不能选拔出贤才俊秀,自然与大人这位伯乐戚戚相关呀。王:哈哈哈……,好,那就看看这些青春少年究竟是不是块好料了?△众人谈笑间,王骥一捋胡须,灵机一动,止住脚步。张:尚书大人,您有何吩咐?△众官员停下脚步,看着王骥。王骥:各位大人,我忽然之间有一个念头,在进行卷试之前,我想对学员们临变处置的能力进行一下考查,你们看如何呢?张士作:大人是兵部尚书,朝中重臣,自然是由大人全权处置,下官谨听大人吩咐。△张士作向王骥抱拳作揖!李成:好,那就按大人之意进行测试。张士作:大人请。△张的手向学堂一指,请王骥等人进入。[10]时:日景:学堂内人:张士作、王骥、李成、秦正、官员若干。姜涛、米栋、学生若干△墙上挂有孔夫子图像,学员们看到几位官员进来自然悄无声息。一位先生站立在教室内。王骥等考官坐于台上。张士作:各位学生,今天有位考官,对大家要进行口答和笔答两项测试,大家不可一哄而起,乱无秩序,有答题者举手回答,听懂了吗?学生们:听懂了。张士作:请大人出题。王骥: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学生们:准备好了。△王骥扫视了一下学生们,姜涛一身补丁衣服,但却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神,他专注地听着台上的官员讲话王骥:这次口答的题目是:一个老兵坐在门中,门框上插着三把箭,老兵朗朗读书,他胸怀百万兵,口令统三军。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人,读的什么书吗?△张士作与李成、秦正相互一笑,心领神会。微微点头。张士作(心里嘀咕):这尚书大人不愧是朝廷重臣,随口一拈,既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又让所有的学生记住了这位伯乐先生乃是朝廷一品大员兵部尚书。这简首是一石二鸟呀!△学堂内学生们面面相觑,有的皱眉思索,有的低头不语,有的跃跃欲试。米栋面带笑容,他扭头看着姜涛。△米栋举起右手。张士作:哦,你叫什么名字?米:小生米栋。张:哦。你就是米栋?米:大人认识我?张:不认识,请你答题。米栋(站起身来):他不就是一个老弱病残,读着西书五经吗!△王骥、张士作、李成、秦正和随行官员默不作声,学生们有的窃窃私笑。张士作:好,好,你坐下吧。△米栋坐在椅子上,红脸不说话。△王骥眯缝着眼,摇摇头。张看着王骥的脸色变得难看。△学生甲站起来。张士作:好,你来回答。学生甲:这是一个受伤的老兵,被人打伤,不敢出门,读的是《资治通鉴》吧。△王骥还是摇摇头,张士作有点恼怒,挥挥手让学生甲坐下。△王骥捋一捋胡须,坐下品了一口茶,显然对二人的回答不是满意。△张士作脑门渗出了汗珠,掏出手帕擦了擦汗,他不耐烦地看着这几十个娃娃,(画外音)心想:你们可得争口气呀,不仅你们自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而且把我忻州郡的脸给丢尽了,这不是让我下不了台吗?△李成(看着张士作):哈哈…,张大人,不必心急吗?张士作:不急,不急。△张士作焦急地审视着眼皮底下的这些孩子们。△姜涛举起手。△张士作好像看到了希望,脸上似乎有了笑容。张士作:好,好,你叫什么名字?姜涛:(双手抱拳)大人,小生姓姜名涛,解村人氏。张士作:你能正确回答刚才这位大人的问题吗?(言外之意就是别再弄错了,再给我丢人现眼)姜涛:我以能正确回答。张:好!开始。涛:谢大人。这门下老兵开口读书,头上三支箭出于正中,乃“尚”也,朗朗书声乃“书”也,合起来为“尚书”,他胸怀百万兵,口令统三军,乃是一兵部统帅也,全部连起来就是兵部尚书。他读的书自然是《孙子兵法》。△众人听到姜涛咬字清晰、铿锵有力地回答,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张士作,喜得满脸笑容。张士作:好,好,好。不愧是我郡才。王骥:此乃俊才也。哈哈哈……张士作: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望尚书大人海涵,多多包容。李成:忻州自古多俊杰,张大人就不必自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