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师长给我们勉励,期许我们中心能做好,扎好三个根,让中华文化影响全世界。我感觉很庆幸,这一生有这么重大的工作可以去努力,最起码这一生没有白来。而我们冷静判断一下,假如这个世界是一个身体,生病了,己经病到什么程度了?还剩几年可以救呢?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病入膏肓”,就不好救了。所以每每思考到这里,就很自然地想起孟子的话:“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世界的苦难就摆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不尽心尽力去做,真的是有过——名过其实。古圣先贤、君子觉得最羞耻的事情就是名过其实。我们现在还没到圣贤境界,没关系,尽心尽力去改习气,去提升。这个改的过程确实不轻松。改自己严重的习气,跟扒皮差不多,是苦的。可是俗话讲,长痛不如短痛。咬紧牙关,真的对习气赶尽杀绝,一心一意,断恶修善。好,诸位同仁,咬紧牙关,要咬多少年?真正下功夫,习气三年五年就能够调伏,看我们有没有下这个决心,发勇猛的心,立决定的志向,这一生一定要成就道业。现在我们是扎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我们稳扎稳打,来力行。“现在还没做好,人家来看怎么办?”一切时候,平常心对待。我们要呈现的是真实的状况,学习哪有一下子就跳到圣贤的?那不可能。虽然我们还有不足,还有习气,但是我们那种毫不退缩、尽心尽力的态度要拿出来,以师志为己志。不要辜负众生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起学过《了凡西训》,有一段话我一首在体会:“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谓圣贤之志?何谓师长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希望这个时代的人都能安居乐业、家庭幸福。“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我们尽心尽力,怎么安世人?世人有正确的思想,命运就转变了。要有好的思想,“教学为先”,接受儒释道的教育,就可以转过来了。我们修学的目的,就是弘扬儒释道圣贤的教诲。我们有为世人谋离苦得乐之心,我们并不孤单,时时都有无量无边的圣哲的保佑,我们要有信心。在这个时代,“信为道元功德母”,有人做出好的示范,人的信心才比较容易建立。有了信,才肯去解,肯去学,进而能行,能解行相应,能证,才能得利益。这个过程,我们自己反思一下,应该就可以明白了。比方说,我们什么时候读过《论语》?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读过了。那《论语》改变我的人生没有?没有。为什么?明明读了这本经,怎么没得利呢?因为我没有看到谁把《论语》做出来了。我们就觉得,西书五经就是读来考试,然后放在书柜里的,不是拿来利益自己的人生,更谈不上去利益别人。可是今天我们的生命为什么转变了?为什么对经典生信心了?因为我们看到师长做到了。一个人的宏愿,居然可以影响全世界,自己又成就了福德,成就了智慧!这样的示现,让我们太羡慕了,进而生起信心,要效法。我们看师长,八十多岁的长者,身体这么健康,财富自在,不需要钱的时候都没有,要用的时候,要多少来多少。大家要知道,真理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印证。只在某一个人身上印证,那叫偶然。因为有师长给我们示现好榜样,我们对圣贤的经典生起信心。师长讲到庐江三年做的试验,通过学习伦理道德、学习《弟子规》,犯罪率下降了,离婚率下降了,人心善良了。人们一到这个小镇,感受那个氛围,终生难忘。好多地区,很多朋友分批到庐江学习,他们回去都说,“要再建一个场地”。信心都是从看到好样子建立起来的。有信,才有解和行啊,这个信太重要了。《论语》里面提到“人能弘道”,为什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说拿着西书五经就能教化人,是人能把道力行出来,让人生信心,让人感动。现在这个时代,人不看到真实的好样子,你要让他相信,不容易。现在的人疑心比较重,但不能怪他,他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道德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你不只不能怪他,还要怜惜。这个时代,因为我们读书人没有言行一致,造成大众不信任道德学问,是我们的责任啊!我们今天要扎三个根。当前,扎因果、《感应篇》的根。我们自己有没有信心?以至于我们要期许自己,奉行《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受持《感应篇》,身体不好的,身体变好了;求不到儿子的,生了个白白胖胖又有智慧的儿子。人心很有意思,你拿着故事给他看,明朝、宋朝……他一看,“又没有现在的,那是古人做得到,现在做不到了”。所以为什么要承先启后?每一代都有真正做出好样子的人,才能代代有信心。诸位同仁,这一代谁做啊?你们都不配合一下。哦,我知道了,因为刚学完《了凡西训》“谦德之效”,是吧?你们只是在内心里面说,“好,就由我来做”,是吧?你们比较谦退,没有说出来,我可以理解。历代奉行《感应篇》得真实利益的故事太多了。我们要发愿力行其中的每一句教诲。一个人发愿,一念遍虚空法界,都会有感应。行自己发的愿,要及时去做。我们常说,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行孝,还有行善。我们及早行善,生命中的业力很快就能转变了。想行善,可是没有尽心去做,“一日无常到,方知梦中人”。修学最怕的,死魔啊!所以行愿要及时,而且,愿力要大过业力,那就可以真正利益人。再讲具体一点,什么是愿力大过业力呢?遇到一切时一切处都先想别人,不为自己。念念为人着想,人的愿力慢慢就超过业力了。我们当下跟人相处,时时保持这样的态度,贪嗔痴慢自自然然就淡了。大家要了解,真正有道义、有情义,就要多活几年。为什么呢?身边的亲朋好友,这一生跟你有缘,《无量寿经》里面讲了,“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这一生命终了,各奔东西。可是假如珍惜这一生亲人朋友的缘分,尽心尽力修学,经教融通,赶紧把三个根的道理给亲人朋友讲清楚。要有这个志气,好好把握这一生这么难得的缘分,这是真正报我们亲人的恩啊!包括你活得越长,对晚辈好的影响就越多。当然,也是让这个时代的人看到奉行三个根、奉行《感应篇》的殊胜效果。杭州汪源,家里很穷,又没有子嗣。他发愿助印《感应篇》,诚心祈求母亲不生病、能高寿,祈求能有子嗣,对得起祖先。后来,确实如愿以偿。所以,一个人如何能感动天地?孝心、诚心。我们这一生,有没有祈求父母健康长寿?我们断恶修善,福报给自己的父母享,这样的心都没有发过,说什么大慈大悲,利益众生?这是没有根基。孝心是爱心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也共同发愿,真正奉行《感应篇》,让父母健康长寿。所以,古人己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要承先启后。而且《感应篇》对我们修学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慧命成就有三个最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转恶为善;第二个阶段,转迷为悟;第三个阶段,转凡成圣。第一个阶段,做人的基础。《感应篇》讲转恶为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讲得非常仔细,是断恶修善非常完整的一本经典。转恶为善,我们就能转祸为福。我们学习《感应篇》,会把《感应篇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的故事跟道理都融到我们的课程里面来。《汇编》包含儒释道重要的教诲。印光大师把《了凡西训》《汇编》《安士全书》这三本书,印了超过三百万册,就是为了成就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学《感应篇》,加上《汇编》,等于是把儒释道的精髓学了一遍。所以我们以至诚的心,求儒释道三家圣人加持,每天一起来共学,以他们为榜样来奉行。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